念住内观(初译)


translation

英文版导言12

应 U Nu 总理和 Buddha Sasananuggaha Association 主席 U Thwin 爵士的请求,Mahasi Sayadaw 于1949年11月10日来到仰光。1949年12月4日,位于仰光 Hermitage 路的 Thathana Yeiktha 禅修中心正式开放。Mahasi Sayadaw 向十五位修习者讲解如何系统地练习念住内观。

自打禅修中心开放,每一天都会向前来学习的修习者讲解念住内观练习及其裨益。每次讲解持续一个半小时。这样每天讲解显然是很累的。幸运的是,Buddha Sasananuggaha Association 捐赠了一台录音机,并录下了1951年7月27日为十五位修习者讲解的课程录音。自此每天,在 Mahasi Sayadaw 简短的介绍之后,都使用此录音。

又应众多禅修营和大众的需要,1954年该录音以书的形式出版了,至今已是第六版。然而,仍然有很多不懂缅甸语的修习者,为此我们把它翻译成英文。

U Pe Thin(英译者)

Mahasi 的学生

1957年十二月


念住内观

Namo Buddhassa 尊荣佛陀

佛陀教导我们,要培养美德(sila)、专注(samadhi)和智慧(pañña)。

对于在家人来说,要持守五戒。对出家人来说,要遵守寺院的戒律。

然而,仅仅是遵守尘世的美德(lokiya-sila),并不能防止坠入恶境。因此还需要更高形式的美德(lokuttara-sila)。有此美德者,将不再坠入恶境,而能够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应当努力获得这种更高的美德。

凡真诚而渴求之人,都有望获得。如果因为不能把握机会而坠入恶境不得解脱,那真是遗憾。因此我们强调,遵循佛陀的教导,是让我们获得更高的德行的唯一机会。

仅仅有美德是不够的。还需要培养专注力(samadhi)。Samadhi 指心的稳定超然的状态。日常的、未经训练的心习惯于四处游走,随着想法、念头或想象到处飘荡,很难把控。为了避免这种四处游荡的状态,我们要反复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固定的对象上。随着练习,心逐渐收敛,固定在它所指向的对象上面。这就是 samadhi。

有两种不同的专注力:世俗的专注力(lokiya-samadhi)和超尘的专注力(lokuttara-samadhi)。世俗的专注力包括有形的,即四个 rupa-jhana,和无形的,即四个 arupa-jhana。可以通过静心冥想(samatha-bhavana)来获得这种专注力,其方法包括正念呼吸、慈悲冥想(metta)、kasina 冥想等等。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可以摆脱恶境很长时间。但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中。

即便始终保持高尚的德行,但只要他没有摆脱对事物的喜爱、反感,或没有对事物本性的正确认识,就仍有可能埋下恶行的种子,哪怕他现在处在幸福的生活之中。因此,仅仅靠世俗的专注力是不够的,还需要超尘的专注力。后者需要我们培养智慧(pañña)。

智慧也有两种:世俗的智慧和超尘的智慧。什么是智慧呢?我们有时会把知识认成智慧,例如文学、艺术、科学等等。但这些知识既与精神的发展没有关系,也不会带来真正的福祉。实际上,正是利用这些知识,我们制造武器,发动战争。真正的世俗智慧应给人类带来福祉而不是伤害。这种智慧包括用于福利救济的知识,学习了解经典的真实含义,以及如何通过学习、反省和冥想来开发洞察能力(vipassana-bhavana)的知识。然而,世俗的智慧仍然不能保证我们摆脱恶境。唯有发展超尘的智慧(lokuttara-pañña)才能让我们获得解脱。

为了发展超尘的智慧,我们必须要练习内观冥想(vipassana-bhavana)。一旦获得了对心灵的洞察,德行与专注力这两种品质也就自然具备了。

发展智慧

发展智慧的方法,在于观察物质(rupa)和意识3(nama)这两个人的基本方面,了解它们的真实本性。当前,依赖于仪器的物理实验尚不能研究意识。佛陀的方法不需要任何实验仪器,但可以同时了解物质和意识两个方面。该方法使用我们自己的意识,去单纯地觉知我们自身的物质和意识的活动过程。通过不间断地反复练习,获得必要的专注力,进而生动地感知到不断升起又消失的物质与意识。

人有两个不同的组成方面:物质和意识。身体属于物质,又可以细分为二十八个子类,但总地来说,身体是物质的。就像粘土或小麦做的玩偶一样,只不过是粘土或面粉的集合。物质遇冷、热等会改变自己的形态。由于这种易变性,在巴利文中被成为“rupa”。它不具备认识事物的能力。

“在《Abhidhamma》中,意识被视为“有对象的状态”(sarammana-dhamma),物质被视为“无对象的状态”(anarammana-dhamma)。意识需要有对象,它附着在对象上,并认识该对象。而物质不需要对象,它不附着于某个对象上,不能够认识对象。由此可见,《Abhidhamma》认为物质不具备认识事物的能力。修习者也会有此体验。

木头柱子、砖块、石头和土块都是物质,它们不具备认识事物的能力。同样地,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也不具备。构成死人的物质与构成活人的物质同样都不能认识事物。然而,人们通常认为,活人的身体能够认识事物,这种能力在人死之后消失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不论活人死人,其身体都不具备认识事物的能力。

那么,能够认识事物的究竟是什么?是意识。在巴利文中,意识被称作“nama”,因为它滑向(namati)事物。意识也被称作“思想”或“精神”。意识的出现有赖于物质:视觉依赖眼睛,听觉依赖耳朵,嗅觉依赖鼻子,味觉依赖舌头,触觉依赖身体。有各种各样的触觉,有好的也有怀的。

“触觉的范围很广,遍布全身内外,而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则只出现在它们所处的固定部位上,即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这些知觉都属于意识。另外,还有思考、想法、想象等心理活动,它们依赖于大脑,也属于意识。意识能够认识事物,而物质不能。

人们普遍认为,是眼睛看见事物,眼睛等同于看见。他们还认为:有一个“我”在看,“我“看见事物,“眼睛、看见和‘我’是同一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眼睛不等同于看见,也没有一个称为“我”或者“自我”的实体。事实只是,有眼睛所以能看见。

正如一人坐在屋子里,屋子不是人本身,人也不是屋子本身

同样地,眼睛不等同于看见。又如一人在屋内,透过窗子看向室外。如果问:“是窗子还是人在看?”答曰:“窗子无法看,只有人在看。”如果追问:“没有窗子的话,人还能看到外面吗?”答曰:“墙上无窗,则不能向外看。”同样地,眼睛不等同于看见,但没有眼睛,则不能看见事物。有眼睛所以能看见。

每一个看的瞬间,都涉及(身体内部或外部的)所见之物、眼睛和视觉。前两者是物质,不具备了解事物的能力。第三个是意识,能够认识事物,知道它看起来像什么。所以,有物质和意识两个不同的方面,而所谓“看见”,正是物质与意识的结合。

一个没有受到过内观训练、缺乏内观知识的人,会认为有一个“我”、“自我”、“一个活着的实体”或“一个人”,作为看的主体,以为是“在看的是我”或“我了解到”。这在巴利经典中被称为 sakkaya-ditthi。Sakkaya 的意思是“物质和意识”,ditthi 是“错误的认识”,所以合成词 sakkaya-ditthi 就是“对于物质和意识的错误认识”

进一步地,在每一个看的瞬间,都只有眼睛(物质)、所见之物(物质)和视觉(意识)。这里只有意识和物质,然而人们常常以为是我、自我或一个活着的实体在看,认为“我在看”、“在看的人是我”或“我看到自己的身体”。这个错误的认识将看的行为认同为我,是 sakkaya-ditthi。

只要有此错误认识,就会有脱坠入地狱的危险。虽然可以凭借自我的功德,暂时在人世或天界过着快乐的生活,但一有过失,便即刻坠入恶境。因此佛陀指出,必须要根除我执:

比丘正念前行,舍弃我见。

(sakkaya-ditthippahañaya sato bhikkhu paribbaje).

人人都想摆脱生老病死,可无人能幸免。死后还有重生。根据我们的所作所为,或重生入地狱,或重生为动物,我们无从选择。所以,生死轮回非常可怕。应尽一切努力认识、脱离轮回,获得解脱。

如果不能摆脱轮回,至少应努力避免重生入恶境。Sakkaya-ditthi 是重生入恶境的根本原因,应彻底根除。只有通过圣道,即品德、专注和智慧,才能脱离 sakkaya-ditthi。所以应当发展品德、专注和智慧。如何做?通过觉知,我们摆脱烦恼(kilesa)。应当在每一所见所闻(等等)处,不断地觉知物质—意识过程,直到从对物质和意识的错误认识之中解脱出来为止。

因此,这里讲内观冥想,为了让有意者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练习,获得圣道,彻底根除 sakkaya-ditthi,避免重入恶境。

所谓练习,就是在每次看的时候,觉知“看”。“觉知”或“观察” 4的意思是,将注意力固定在对象上,以清楚地认识它。

于是,在每次看的时候,我们都注意到所见之物、看事物的眼睛和看的意识。如果不能注意到这三者,则会产生 sakkaya-ditthi,我们会认为是一个人,一个永恒、愉快的自我在看。于是产生贪恋和欲望,进而产生行为。如此不断往复,无有尽时。为了跳出轮回,必须要在每次看的时候,觉知“看、看”。

听及其它

对于听来说,同样有物质和意识两个部分,有耳朵所以有听。耳朵和声音是其物质部分。听觉是其意识部分。为了清楚了解物质——意识,每次听的时候,都应觉知“听、听”。同样地,闻的时候,觉知“闻、闻”;尝的时候,觉知“尝、尝”。

身体的感觉也是一样。触碰东西的时候,会有触感,这是物质部分。从这种触感中,我们感知到身体触碰了什么东西。所以,每次触碰的时候,都会有物质——意识两方面:身体的触感和被触碰的物体是物质方面,感知到触碰是意识方面。

为了清楚了解物质——意识,应当练习觉知“接触、接触”。这仅涉及一般形式的触觉。有时身体伴随着疼痛或其它负面感觉,例如身体四肢僵硬、疲倦,感觉热、疼痛、麻木等等。在这些情况中,感觉(vedana)占主导,所以应当视情况而觉知“热”、“累”、“痛”等等。

在每次弯曲、拉伸或移动身体的时候,会产生很多感觉。因为有想要移动、拉伸或弯曲的意念,然后有身体的移动、拉伸或弯曲。(只有经历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注意到这些。)所有活动都有赖于意识。有想要弯曲意念,于是产生一系列的手脚的向内移动。有想要拉伸或移动的意念,于是产生一系列的向外或来回的移动。意识活动转瞬即逝,过后才被注意到。

每次做弯曲、伸展或其它身体活动时,首先有想要活动的意念,这是意识部分。它使手脚产生一系列的活动,例如,紧绷、弯曲、伸展或来回移动,这是物质部分。这些活动进一步导致更多的身体接触和对触觉的感知。在这些情况中,身体活动是主导的,应当注意到它们。否则,必会产生错误的认知,以为一个“我”在活动:“我在弯曲”、“我在拉伸”、“我的手”或“我的腿”。为了根除这些错误认知,应当觉知“弯曲”、“拉伸”、“移动”。

心理活动

因为有引发心理活动的事物,所以有心理活动,例如思考、想象或言语。每一种心理活动,都伴随着物质和意识两个部分。引发心理活动的事物是物质部分,思考、想象等等是意识部分。为了能够清楚地了解物质——意识,应觉知“思考”、“想象”等等。

如此练习一段时间后,专注力会提升,注意力会固定在它所指向的对象上,而不会分心。同时,觉知能力也会提升,能够注意到对象本身,以及对对象的觉知。

进一步练习,我们会注意到,万事万物不断出现又消失。每一个时刻,新的事物出现,这时我们能够觉知到它。紧接着它立即消失,然后另一个事物出现。再一次地,它被我们觉知到并即刻消失。借由觉知,我们了解到事物不是恒常的。也就是洞见无常(aniccanupassana-ñana)。

进一步,我们认识到“事物出现又消失,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也就是洞见苦(dukkhanupassana-ñana)。此外,还会经常觉知到身体中不舒服的感觉,例如疲倦、热、疼痛。在觉知到这些感觉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身体是苦的集合,这也是对苦的洞察。

进一步,通过不间断地觉知,会发现物质——意识过程的发生,有赖于它们的本性和先决条件,而不取决于我们的意志。于是,我们认识到“它们是不可控的,它们不是一个人或活着的实体”。也就是洞见无我(anattanupassana-ñana)。

在获得了对无常、苦和无我的洞察之后,便证悟涅槃。通过证悟最初阶段的涅槃,我们从重生入恶境的轮回中解脱出来。各位当努力达到这一最初阶段,它提供了最低限度的保护,防止我们陷入轮回。

入门练习

如前所述,练习内观冥想的方法,是觉知或观察接连发生的看、听、闻、尝、触碰和心理活动。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正念(sati)、专注力(samadhi)和智慧(ñana)仍有所不足,无法觉知所有的过程。看、听、闻、尝、触碰和心理活动发生得非常迅速,以至于像是同时发生的,无法觉知到谁先谁后。

实际上,看和听不能同时。初学者还没有充分发展正念、专注力和智慧,无法觉知到它们其实是相续发生的。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不必强求觉知到很多事物,而应当从少数事物入手。

只有当我们注意某物的时候,才会看见或听到。如果没有对景物或声音给予注意,便不会看到或听到。我们很少注意到嗅觉。而味觉只有在品尝事物时才会出现。当看、听、闻和尝发生时,练习者要觉知它们。然而,身体的触觉一直都存在,并总是很明显。例如坐着的时候,可以明显感到身体的僵直或座位的硬度。因此,注意力应当放在坐姿上,并觉知“坐,坐,坐”。

坐时身体保持挺直,它是由一系列意识活动而引发的身体活动。正如气球因为内部充满空气而保持圆形,身体因为连续的活动而保持挺直。要把沉重的身躯拉直并保持挺拔,需要很多力气。人们通常认为,是肌肉使身体保持挺直。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的,因为肌肉、血液、皮肤和骨骼仅仅是物质的,使身体保持挺直的元素属于物质,它在肌肉、血液等等里面,遍布周身,如气球中的空气一般。

使事物保持形状的,是空气元素,即 vayo-dhatu。空气元素使身体保持挺直。在睡眠或困倦时,保持身体挺直的能量被切断了,因此身体平躺。这种状态被称为 bhavanga,即“生命连续体”或被动潜意识流。这时,意识活动停止了,因此身体平躺。

清醒时,强烈而警觉的意识活动不断发生,进而不断产生空气元素,使身体挺直。要了解这些事实,需要主动觉知身体姿势,“坐、坐、坐”。这不是说要特意寻找和觉知身体挺直的感觉。只需要将注意坐姿整体,即下半身弯曲上半身保持挺直。

对修习者来说,仅仅练习观察坐姿太容易了。这时,精力(viriya)太少而注意力集中(samadhi)有余,容易感到昏沉、乏味,不愿继续练习觉知“坐、坐、坐”。当注意力过于集中但精力不济时,就会产生昏沉,一种懒惰麻木的状态。

为了获得更多精力,需要扩大觉知的范围。在觉知“坐”之后,注意身体上有触觉的地方,并觉知“接触”。任何腿上、手上或臀部有明显触觉的地方,都可以作为对象。例如,在觉知坐姿为“坐”之后,觉知有触觉的地方为“接触”,如此反复,“坐、接触、坐、接触、坐、接触”。

“觉知”意指将注意力固定在一个对象上。这个练习就是简单地觉知“坐、接触”。有经验的修习者会觉得这个练习简单,而初学者会觉得很难。

起伏

“一个更简单容易的练习是觉知伴随着每一次呼吸的腹部起伏,初学者应当由此入手,开始练习。这是因为腹部的起伏相对更明显,更容易被感知。正如在学校里,我们从简单的课程开始学习,内观冥想也是如此。初学者会发现,从简单容易的练习入手,更容易发展专注力和智慧。

内观冥想要从显著对象入手。对于意识和物质这两方面,前者精微而不显著,后者粗糙而明显。因此,在一开始,通常从物质方面的对象入手。

物质方面,衍生物质是精微而不显著的,而四个基本的物质元素(maha-bhuta-rupa)——土、水、火和空气,是粗糙且明显的,因此是首要的练习对象。腹部起伏就是以空气元素(vayo-dhatu)主导的,所以更容易被感知到。

根据《念住经》,行走时修习者应当觉知行走,站立时觉知站立,坐下时觉知坐下,躺下时觉知躺下。也应当觉知其它正在发生的身体活动。其注释中讲到,相对于其它三种基本元素,修习者应当以空气元素作为主要的觉知对象。实际上,所有四种基本元素都参与了身体活动,因此需要觉知到每一种。坐着的时候,伴随着每一次呼吸,有明显的腹部起伏,初学者应当以此为觉知的对象。

现在我们了解了内观冥想的本质,接下来讨论练习的要领。

基本练习纲要

觉知腹部起伏时,修习者应把注意力保持在腹部上。于是,他知道吸气时腹部扩张,呼气时腹部收缩。扩张时应觉知“起”,收缩时应觉知“伏”。如果不能清楚地觉知腹部起伏,可以将手放在腹部。

修习者应保持呼吸自然。不要有意识地减缓或加快呼吸,也不要有意识地进行深呼吸。如果改变呼吸自然的节律,很快就会感到筋疲力尽。因此,修习者应保持呼吸自然,并觉知腹部起伏。

腹部扩张时觉知“起”,腹部收缩时觉知“伏”。觉知时不必出声。在内观冥想中,重要的是觉知事物,而不是知道它们名字。因此,修习者应努力做到觉知腹部扩张和收缩的整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就像用眼睛观看一样。腹部扩张发生时,觉知的心应紧紧跟随,如石击壁。腹部扩张的运动和对该运动的觉知应保持同时同步。同样地,腹部的收缩运动和对该运动的觉知应保持同时同步。

如果没有其它明显的事物,修习者不应间断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然而,在练习的过程中,意识可能会四处游荡。在专注力还比较弱的时候,很难把控意识。尽管已经将注意力放在了腹部起伏上,但它不会老实地待在那里,而是会走神,飘到其它地方。应当在察觉到走神时,觉知“走神、走神、走神”。通常意识很快便停止游荡,这时应继续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当察觉到意识抵达了某处,应觉知“抵达、抵达、抵达”,然后回到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

在想象中与人会面时,应觉知“会面、会面、会面”,紧接着回到通常的练习上。与想象中的人对话时,应觉知“对话、对话”。目的在于觉知每一处心理活动。例如,思考的时候觉知“思考”,或者觉知“沉思”、“计划”、“知道”、“想要”、“欣喜”、“感觉疲倦”、“感觉愉快”、“厌恶”等等。在巴利文中,觉知心理活动被称作“cittanupassana”,即“对意识的觉知”。

由于人们缺乏内观冥想的经验,而不知道意识的真实本性。这自然导致他们持有错误的观点,认为意识是“人”或“自我”,认为“在想象的是我”、“是我在思考”、“是我在计划”、“是我知道”等等,认为有一个自我,从童年长大到成年。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自我,但确实存在连续不断升起又消失的意识过程。内观冥想的目的在于发现真实的身心过程。

针对于意识,佛陀在《法句经》(v.37)中讲到:

Durangamam ekacaram

asariram guhasayam

ye cittam saññamessanti

mokkhanti marabandhana.

远地独自游荡,

无形无状,居于洞穴。

约束意识者

得解脱。

远远地。意识经常飘荡到很远的地方。修习者精进修习冥想时,会经常感到他的意识飘荡到很多很远的地方,飘荡到之前思考过或想象过的地方。通过冥想,修习者了解到这些事实。

独自。意识一刹那一刹那地相续出现。不了解事实的人会认为,在人生中,意识是自始至终的。实际上,每个瞬间都有新的意识出现。他们认为看、听、闻、尝、触碰、思维自始至终属于同一个意识,也认为它们会同时发生。

这些观点是错误的。当冥想有所精进时,会知道单个的意识瞬间是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地出现又消失的。想象和计划是显著的意识过程。当我们觉知“想象、想象”时,它就会消失。同样,当我们觉知“计划、计划”时,它也会消失。这些出现、觉知和消失的瞬间,就像串起来的玻璃珠。前一个和后一个不是同一个,它们是分开的。通过冥想,修习者了解到这些事实。

无形无状。意识没有实体,没有形态。它不容易分辨,不像物质那样,身体、头、手和腿是明显的、容易察觉的。当被问到什么是物质时,可以举例说明。然而,意识很难被描述,因为它没有实体或形态。正因如此,我们不能在实验室里研究意识。

然而,如果将意识视为能够认识事物的东西,便可以完全地理解它了。为此,必须在意识出现的每个瞬间觉知它。当觉知能力有所精进时,便可以清楚地知道意识如何认识事物,好像在每个瞬间,意识都直接跳向事物。为了实实在在地了解意识,觉知是必要的。

居于洞穴。因为意识依赖于引发意识的物质,以及其它身体感官,所以我们说意识居于洞穴。

约束意识者得解脱。如前所述,必须在意识出现的每个瞬间觉知它。如此,通过觉知来约束意识。如果修习者能够约束意识,便能获得解脱。所以我们说在意识出现的每个瞬间保持觉知是重要的。只要对意识有所觉知,它就会消失。例如,当觉知“想要、想要”一两次时,想要的念头就消失了。这时,修习者应回到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上。

在冥想练习的过程中,修习者可能会有想要吞咽唾液。这时,应觉知“想要”,并且当收集唾液时觉知“收集”,当吞咽时觉知“吞咽”。这么做的原因是,修习者可能持有错误的观念,认为“想要吞咽的是我”、“正在吞咽的是我”。事实上,“想要吞咽”的是心,不是“我”,“吞咽”的是物质,不是“我”。这里只有物质与意识。通过觉知,修习者清楚地了解到事实。同样,当想要吐痰时,要在想要吐痰时觉知“想要”,在弯曲脖子(应慢慢地做)时觉知“弯曲”,在看时觉知“看”,最后在吐痰时觉知“吐痰”。然后,回到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

坐了很久之后,身体会有不快的僵硬感,感到热,等等。应当在这些感觉出现时觉知它们。注意力应放在感觉上,并觉知“僵硬”、“热”、“疼”、“刺痛”、“疲倦”等等。不快的感觉被称为 dukkha-vedana,觉知感觉被称为 vedananupassana

如果没有清楚的理解,就会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有一个我,认为“我感到僵硬”、“我感到疼”、“我之前感觉不错,现在感到不舒服了”。实际上,这种不快源于自我对身体感受的不认同。正如电灯泡能持续发光,是因为有持续的电力供应。同样地,当每次这种不认同出现时,就会产生新的不快的感觉。

修习者要清楚理解这些感受。在一开始,随着觉知“僵硬,僵硬”、“热,热”、“疼,疼”,他可能会感到这些不快的感受变强了,紧接着,他会产生想要调整姿势的念头。这时,修习者应觉知“想要,想要”。然后注意力回到感受上,并觉知“僵硬,僵硬”、“热,热”等等。如果修习者耐心地如此练习,不快的感觉将会消失。

我们说耐心带来解脱。相比于其它事情,耐心在这里更为重要。内观需要很大的耐心。如果修习者不能耐心地忍耐不快的感觉,而是在练习中频繁地调整姿势,他就不会获得专注力。没有专注力就不能够获得内观的智慧(vipassana-ñana),进而无法获得解脱。

在内观练习中,耐心非常重要,主要在于忍耐不快的身体感觉。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像内观练习这样需要耐心。我们称为 khantisamvara,即耐心地克制。当感到不舒服时,不应马上调整姿势,而是要觉知“僵硬,僵硬”、“热,热”等等。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是正常的,很快就会消失。专注力很强的时候,疼痛会随着耐心的觉知而消失。疼痛消失后,应回到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

有时,修习者耐心地保持觉知,但不快的感觉不会消失得很迅速。这时可以考虑调整姿势。这是因为修习者的专注力还不够强大。这时,应当觉知想要调整姿势的想法:“想要,想要”。紧接着,在移动时觉知“移动,移动”。

身体的活动应尽量放缓,保持对动作的觉知,依动作顺序觉知“抬起,抬起”、“移动,移动”、“接触,接触”。移动的时候觉知“移动,移动”,放下的时候觉知“放下,放下”。调整好姿势后,继续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

对事物的觉知应前后相续,连续不断。同样,注意力的专注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是前后相续,连续不断的。如此,正念、专注力和智慧逐渐发展。当这些得到充分地发展,便能证悟涅槃了。

修习内观冥想就像生火。在发明火柴之前,为了生火,人们必须不断地摩擦两根棍子,不能有丝毫停顿。当棍子开始变得越来越热时,就需要更大的努力,不断地摩擦。只有当火生起来了才可以休息。同样地,修习者应当努力让觉知之间没有间断,专注之间没有间断。觉知了疼痛的感觉,修习者应回到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

练习过程中,修习者也可能会感到身体某处有痒的感觉。他应当将注意力放在那个感到痒的地方,并觉知“痒,痒”。痒是一种让人不舒服的感觉,会让人产生想要搔痒的想法。这时应觉知“想要,想要”。紧接着,不必去搔痒,而是注意力回到感到痒的地方,觉知“痒,痒”。通常情况下,如果修习者专注于觉知,痒的感觉会消失。这时,修习者应回到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

如果痒的感觉没有很快消失,就有必要搔痒了。同样地,当想要搔痒时觉知“想要,想要”,抬起手臂时觉知“抬起,抬起”,当手触碰到感到痒的地方时觉知“接触,接触”,用手搔痒时觉知“挠,挠”,收手时觉知“收回,收回”,当手接触到身体时觉知“接触,接触”。然后回到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在任何需要调整姿势的时候,都要如此觉知相续的想法和动作。

练习过程中的身体的疼痛和不适感是自发出现的。通常人们会在这些感觉出现时立即调整姿势——哪怕只是轻微的不适感——而不会觉知到姿势的改变。因为姿势的改变,我们无法增进对疼痛认识。人们通常认为,平日里他们不会有疼痛感,这种感觉仅出现在生病的时候。

现实刚好相反。看一下你保持坐姿不动能坚持多久。五到十分钟之后,你就会感到不适。十五到二十分钟之后,就会感到难以忍受了。你开始被迫调整姿势,动一动头、手或腿,或者前后晃动身体。通常,不需要多长时间,人们就会调整他们的身体,可以想见,一天之内这会发生多少次!然而,因为没人留意,所以不会认识到这个事实。

如果修习者能够对他的动作保持觉知,就能够清楚认识到身体的这些性质。或者说,这些性质不得不向修习者敞开自己,因为他始终保持觉知。

当有疼痛出现时,修习者保持觉知。他不会像其他人那样立即调整姿势。当想要调整姿势的想法出现时,他立即觉知“想要,想要”,紧接着注意力回到疼痛的感觉上,并继续保持觉知。只有当疼痛变得不可忍受时,他才会调整姿势。同样,他先觉知想要调整姿势的想法,然后觉知每一处身体移动。对于他来说,调整姿势不会妨碍对疼痛的认识。修习者经常感到疼痛从这里蔓延到那里,或者感觉热、刺痛、痒或全身疼痛。正是因为没有立即调整姿势,他能够明显地察觉到疼痛。

如果修习者想要起身,他首先要觉知起身的想法,然后按顺序觉知手和腿的移动,“抬起”、“移动”、“伸展”、“接触”、“压下”等等。当身体向前晃动时,觉知“晃动,晃动”。站起来的过程中,身体感到轻盈、被抬升,注意力应放在这上面,觉知“起,起”。站起来的过程要缓慢。

练习的过程中,修习者应像病人一样缓慢地进行所有活动。尤其像腰痛的病人,他们必须小心缓慢地活动,以避免疼痛。同样地,修习者应尝试缓慢地活动。只有将动作放慢,正念、专注力和智慧才能跟上脚步。我们已经漫不经心地活到了现在,现在开始严格地训练自己,以使身心一致。在开始阶段,正念、专注力和智慧还比较弱,不能跟上身体和意识过程的正常速度。所以,需要有意减慢速度,好让正念和智慧能和身心过程同步。所以,在整个的练习过程中,都有必要放慢动作。

练习的过程中,修习者也应像盲人一样。正常人看事物时,目光随意,心无法稳定平和。反之,盲人则表现得很沉静,目光低垂地安坐着,不会去看周围的事物和人。即使旁边的人跟他说话,他也不会去看。在练习的过程中,修习者也应如此。他不会到处看,心思完全集中在冥想对象上,坐着的时候,专心于觉知腹部起伏。即便周围有奇特的事情发生,他也不会刻意去看,而是在觉知“看,看”之后,立即回到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修习者应像盲人一样,专心诚敬地练习内观冥想。

在这一方面,一些女性修习者表现得很好。她们依循指导专心练习,表现得很沉静,并总是专心于冥想对象。她们从不四处看。当她们行走时,也总是专心于自己的脚步。她们的脚步轻、流畅、缓慢。修习者应以她们为榜样。

练习的过程中,修习者也应像聋子一样。正常人听到声音时,他会立即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或者转向和他说话的人并给予答复,不够沉静。相反,聋子则表现得很沉静,不去留意任何声音或者对话。在练习的过程中,修习者也应如此。他不会留意任何不重要的对话,也不会刻意去任何对话。当听到任何声音或对话时,立即觉知“听,听”,然后回到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修习者应像聋子一样,专心地练习内观冥想。

要记得,修习者专注于冥想练习。其它看到或听到的事物,哪怕是奇特或有趣的,也概不关心。不论看到什么,他都不去留意,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不论听到什么,他都不去留意,就像没有听到一样。身体动作缓慢,就像病人一样。

其它练习

行走

当身体站立起来时,动作要缓慢,并觉知“站立,站立”。四下看的时候,要觉知“看,看”。行走时要对每一步保持觉知:“左,右”或者“走,走”。在抬脚和落脚的过程中,注意力放在脚掌上。

如果走得比较快或比较远,可以简单地觉知“左,右”或“走,走”。如果是慢走,则要把每一步细分成抬脚、移动和落脚。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只觉知“抬脚”和“落脚”,注意力自始至终保持在脚的移动上。

通常,当落脚并觉知“落脚”时,另一只脚已经抬起来了。不要这样。只有当第一步已经完成时,才能迈出第二步。经过两三天的练习,修习者会感到练习变得容易了,这时可以进一步细分,觉知“抬脚,移动,落脚”。一开始,只需要在快走时觉知“左,右”或“走,走”,以及在慢走时觉知“抬脚,落脚”,即可。

行走过程中,修习者可能想要坐下。这时要觉知“想要”。如果四下看,就要觉知“看,看”。走向座位时,要觉知“抬脚,落脚”。停下来时觉知“停,停”。转身时觉知“转身,转身”。想要坐下时,觉知“想要,想要”。向下坐时,注意力放在坐下的动作上,觉知“坐,坐”。坐下后,手和脚要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上,这时要觉知“移动”、“弯曲”、“拉伸”,等等。如果已经坐好,没有其它事情,应回到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上。

躺下

在练习过程中,如果感到疼痛、疲倦或热,修习者应觉知这些感觉,然后继续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如果感到困意袭来,要觉知“困,困”,并在躺下的整个过程中保持觉知:移动手和腿时,觉知“抬起”,“下压”,“移动”,“支撑”;身体晃动时觉知“晃动,晃动”;伸腿时觉知“拉伸,拉伸”;身体向下躺时,觉知“躺下,躺下,躺下”。

这些动作细节是重要的,要觉知到。当专注力和智慧发展成熟时,完全有可能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获得觉悟。Annanda尊者就是在躺下的瞬间获得觉悟,成为阿罗汉的。

在佛陀圆寂后的第四个月月初,举行了第一次集结,对佛陀的教义进行分类、检验、确认和诵唱。当时,有五百名僧人被选中参与集结。这其中有四百九十九位阿罗汉,只有Ananda一人,仅达到了觉悟的初级阶段。

为了作为阿罗汉参加集结,在集结前一天,Ananda尽最大的努力练习冥想,那是八月月亏的第四天,他练习对身体保持正念,并整夜练习行禅。也许正是同样地觉知“左,右”或“走,走”。就这样一直对身心过程保持觉知,直到天明。但仍然没有证得阿罗汉。

于是,Ananda尊者想:“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佛陀曾说:‘Andanda,继续练习冥想,你一定会证得阿罗汉的。’我已经进了最大的努力,可以说是最善冥想的人之一了,为什么会失败呢?”

这时,他想起来:“啊!我过于倚重行走练习,以至于精力有余而专注力不足,导致了不安定的状态。现在有必要停止行走,以平躺的姿势练习,好让精力和专注力保持平衡。”于是,他回到房间,坐在床上,准备躺下。据说,正是在躺下的瞬间,或者说是在觉知“躺下,躺下”的瞬间,Ananda尊者证得阿罗汉。

一些注释认为,以这种方式证得阿罗汉是非常奇怪的,因为它不是通常的练习姿势,即站立、坐着、平躺和行走。在证悟的瞬间,Ananda尊者没有在站立,因为他的双脚已经离开地面;也不是坐着,因为他的身体已经倾斜了,头已经非常靠近枕头;然而也不是平躺,因为头还没有碰到枕头,身体还没有躺下来。

Andanda尊者那时只达到了觉悟的最初阶段,之后还有三个阶段,才能证得阿罗汉,而他只用了一瞬间。因此,修习者要保持觉知,不间断。

躺下的时候,应保持觉知。当修习者感到困意,并想要躺下时,应觉知“困,困”,“想要,想要”;抬手时觉知“抬起,抬起”;伸手时觉知“伸展,伸展”;接触时觉知“接触,接触”;向下压时觉知“下压,下压”;躺下时觉知“躺下,躺下”。躺下时要慢。碰到枕头时觉知“接触,接触”。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的很多地方都会被触碰到,每处觉知一次即可。

躺着的时候,人通常会走神,这时应觉知“走神,走神”;当意识抵达某处时,觉知“抵达,抵达”;还有计划、思考等等,与坐姿练习是相同的。通常在觉知一两次后就会消失,这时要回到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上。也可能会吞咽唾液,感觉疼痛、热、痒等等,或调整姿势、移动四肢。这些都要被觉知到。(当专注力足够强时,可以觉知到每一次眨眼。)紧接着回到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上。

入睡

到了晚上要上床睡觉的时间,也不要停止练习。修习者可能会经历很多个因为坚持练习而不眠的夜晚。

经典中强调了在冥想练习中提升精力的重要性:即便一个人血肉干枯,只剩皮骨,但只要他还没有获得能够通过毅力、精力和不懈努力可以获得的东西,就不能放弃。所以,修习者要力下决心,借由强大的专注力,击退睡意。如果睡意占了上风,就会睡着。

如果感到睡意,修习者应觉知“困,困”;当眼帘变得沉重,觉知“沉重,沉重”;当感到晕眩,觉知“晕眩,晕眩”。这时,睡意可能会消退,要觉知“清醒,清醒”,然后继续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然而,如果过于困倦,睡意则不会消退。如果这时躺下,很容易睡着。初学者应当尽量避免躺下,而是以坐姿或以行走练习冥想。

然而,到了深夜,修习者可能不得不躺下,继续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这时很有可能睡着。睡着的时候,无法继续练习,即休息时间。四个小时的睡眠足以使修习者得到放松,恢复体力。不建议超过四个小时。

醒来

修习者应在醒来的一刻就开始练习。对于一位精进的修习者来说,在一天中所有清醒的时刻,都要不间断地练习。如果没有在刚一醒来开始练习,那就从觉知腹部起伏开始一天的练习。如果首先察觉到自己在思考,就觉知“思考,思考”,或者听到声音,就觉知“听,听”,然后回到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上。醒来的时候会有身体的移动,翻身或移动手和腿。这些也应当被觉知到。

如果修习者首先察觉到导致身体活动的心理意图,就以觉知心理活动开始。如果县意识到疼痛的感觉,就从觉知疼痛的感觉开始,然后觉知身体活动。如果没有动,仍只是安静地躺着,就继续觉知腹部起伏。如果有想要起床的念头,要觉知“想要,想要”,然后依序觉知起床的每一个动作,起身时觉知“起身,起身”,坐起来时觉知“坐,坐”,并在移动四肢时觉知四肢的移动。这些结束后,就回到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上。

到此为止,我们对四种姿势以及姿势之间的转换相关的练习,做了概要性的讲解,列出了主要的冥想对象。然而, 对于初学者,仍然很难觉知到所有这些对象,会忽略其中很多。待练习一段时间后,专注力增强,不但可以觉知到这里列出的冥想对象,还会觉知到更多细节。循序渐进地训练正念和专注力,智慧将会突飞猛进,觉知到越来越多的事物。修习者要以此为目标。

洗漱和进食

早上不论是洗漱还是沐浴,都要保持觉知,即便不能刻意减慢动作。伸手去拿沐浴用的长柄勺时,觉知“伸手,伸手”;握住柄时,觉知“握住,握住”;将长柄勺浸入水中时,觉知“浸入,浸入”;将其移向身体时,觉知“移回,移回”;将水浇在身体上或脸上时,觉知“浇,浇”;感觉到凉水的温度时,觉知“冷,冷”;揉搓时,觉知“揉搓,揉搓”,等等。

在穿衣服、整理床铺和开窗的时候,也要尽可能清楚地觉知身体的动作。

进食的时候,应从看到桌子开始,觉知“看,看”;手伸向盘子时,觉知“伸手,伸手”;手接触到食物时,觉知“接触,热,热”;握住食物时,觉知“握住,握住”;抬起手时,觉知“抬手,抬手”;脖子向下弯时,觉知“弯曲,弯曲”;食物被放入口中时,觉知“放,放”;将手收回时,觉知“收回,收回”;手触碰到盘子时,觉知“接触,接触”;伸直脖子时,觉知“伸直,伸直”;咀嚼食物时,觉知“咀嚼,咀嚼”;品尝食物时,觉知“品尝,品尝”;如果觉得味道不错,觉知“喜欢,喜欢”;感到愉悦时,觉知“愉悦,愉悦”;吞咽时,觉知“吞咽,吞咽”。

应当在吃每一口食物时,如此觉知,直到用餐完毕。对于初学者,很难觉知到如此多的细节。不要灰心,只要尽其所能地保持觉知。随着练习的进步,所能觉知到的细节将会比这里列出的还多。

至此,我们完整地讲解了内观冥想练习。由于讨论了很多细节,内容颇多,不容易记住,接下来我们做个要点总结。

要点总结

行走的时候,修习者应当觉知每一步的移动。快步走时,每一步都觉知“左,右”,注意力放在脚底。慢步走时,每一步都觉知“抬起,落下”。坐着的时候,通常的练习是觉知腹部的移动,觉知“起,伏”。躺着的时候也是如此。

如果在觉知“起,伏”时,察觉到有走神,应当停止继续走神,并立即觉知。对于想象,觉知“想象、想象”;对于思考,觉知“思考、思考”;如果意识飘走了,觉知“飘走、飘走”;如果飘到某处,觉知“到达、到达”,等等。然后回到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

当感到四肢疲倦,或者感觉热、痛、痒,应立即觉知“疲倦”、“热”、“痛”、“痒”,等等。然后回到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

当屈伸手腿,移动四肢脖子,或前后晃动身体时,应立即觉知。然后回到觉知腹部起伏的练习。

以上只是总结。在日常小参5的时候,冥想老师会提到其它需要觉知的对象。

如此练习,觉知对象的数量会逐渐增加。一开始会经常走神,所以有很多觉知不到的。修习者不要失去信心。对初学者来说,这是常见的困难。过段时间,走神的时候能够及时察觉,注意力便稳定下来,固定在它所指向的对象上。

腹部起伏降时,通过觉知,事物与意识同步了。每次觉知,总是有事物和认识该事物的意识。借此我们了解到,只有物质—意识过程,而没有一个所谓的人或自我。

腹部起伏时,我们清楚地体验到物质和意识是两个不同的过程。腹部的起伏和了解腹部起伏的意识总是成对出现。对于行走时脚的“抬起”、“移动”、“落下”,也是如此。这个认识被称为 nama-rupa-pariccheda-ñana,即分辨物质与意识的智慧。这是内观智慧的开始,十分重要。

持续练习一段时间,正念和专注会有明显进步。在这个程度能够体验到,每个瞬间,伴随着觉知,事物出现又消失。但是没有练习的人会认为,有一个我,它的身体从童年到成年,它的意识从幼稚到成熟,身体和意识是同一的。事实并非如此。没有什么是恒常的。万事万物在瞬间出现又消失,发生得很快。通过练习,我们可以感知的到。

继续如此练习,我们会感知到紧随着一个事物的消失,会有另一个事物出现,接连不断。通过觉知,体验到事物的消失,修习者知道没有什么是恒常的,他证得无常(aniccanupassana-ñana)。

于是,修习者认识到,无常使人苦恼。在经历过很多痛苦的感觉之后,他认为这个身体—意识的复合体只是一堆苦难。于是,他证得苦(dukkhanupassana-ñana)

于是,修习者认识到,物质和意识不随我们的意愿,而是依从它们的特质和环境。通过觉知,他认识到这个过程是不可控的,并没有一个人或自我。他证见无我(anattanupassana-ñana)。

当修习者获得了无常、苦和无我的智慧,便证见涅盘。自古以来,通过这个方法,佛陀、阿罗汉和圣者证见涅盘。这是通向涅盘的捷径。内观包含四念住,即在四个方面运用正念。运用正念即是通往涅盘的捷径。

修习者应当清楚,这个捷径是佛陀、阿罗汉和圣者所实践的。能够知晓这个捷径,既是不懈追求的结果,也是因为当下时机成熟。也应当清楚,坚定地走此捷径,会让专注力和智慧高度发展,正如佛陀、阿罗汉和圣者那样。借由前所未有的专注力,体验到纯粹的喜悦之情。

通过直接地体验无常、苦和无我,充分发展无常、苦和无我的智慧,证见涅盘。达到这个目标,无需很长时间。可能是一个月,或二十天,或十五天,或者七天。最后一种情况很少见。

因此,修习者应当以极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练习,相信该方法一定会将自己引向圣途和正果,并最终抵达涅盘。于是,修习者摆脱自我的错误认识和精神上的疑虑,并从重生入恶境的轮回中解脱出来。

愿修习者以他们崇高的努力获得成功。


  1. 原文见《Satipatthana Vipassana》。 

  2. 翻译约定如下:

    • 翻译段落与原文段落一一对应;
    • 所有注释都译注,原文没有注释。

  3. 原文为“mentality”,这里译为“意识”,可以理解为占据意识(consciousness)的事物,其中这些事物从阈下意识中浮现出来,进入意识(作为“场所”)。 

  4. 原文为“’note’ or ‘observe’ or ‘contemplate’”,这里翻译为“觉知”,即简单地知道、意识到。 

  5. 原文为“int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