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āna



导言

冥想是把注意力固定在一个感知对象(object of perception)上。Jhāna(梵文 dhyāna)是冥想的最高形式:注意力像激光一样稳定地集中在对象上。

本文描述了获得 jhāna 的基本路线,以及 jhāna 的主要用途。最后还讨论了 jhāna 与《瑜伽经》、内观的关系。

冥想对象

巴利经典(tripiṭaka)提到的冥想对象共有 40 种。但其中只有 11 种可以用来获得最高程度的 jhāna,包括正念呼吸(ānāpānasati)和 10 个 kasiṇa。在古代,kasiṇa 是涂有颜色的陶制圆盘,分别表示 earth, water, fire, wind, blue, yellow, red, white, light, 和 space 这十个属性。现在已经不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带有这些属性的简单物体,例如可以用烛火作为 fire kasiṇa。关键在于 kasiṇa 要能够唤起我们对其所代表的属性的“内在表示”(神经活动)1

为什么只有这 11 种可被用于获得最高程度的 jhāna?因为它们不需要主动的思维(applied thought),伴随的感受是中性的(neutral feeling)。在最高程度的 jhāna 中,没有主动思维,也没有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所以需要主动思维或产生愉快或不愉快感受的的冥想对象都无法被用于获得更高程度的 jhāna。

冥想的障碍

有很多潜印象(mental factors)2 能够阻碍我们把注意力保持在一点上。在这众多的潜印象中,有五类最为关键,被称为障碍(hindrances):3

  1. sensual desire(kāmacchanda);
  2. ill will(vyāpāda);
  3. sloth/torpor(thīna/middha);
  4. restlessness/worry(uddhacca/kukkucca);
  5. doubt(vicikiccha)。

Sensual desire 是对事物的喜爱,ill will 是对事物的厌恶,它们都会把注意力吸引到别的事物上去。Sloth/torpor 是精神缺乏能量的状态,而 restlessness/worry 是精神能量过剩的状态,它们都让注意力难以集中。最后,doubt 是内心的不确定性,不确信冥想的作用和自己的能力,让心无法安定于冥想。

Jhāna 潜印象

要想获得(任何程度的)jhāna,这五种障碍必须被抑止。而想要抑止障碍,必须要培养与之不相容的潜印象。因为不能同时存在,所以当这些潜印象保持活跃时,障碍就会被抑止。在这些潜印象中,亦有五类最为关键,被称为 jhāna 潜印象(jhāna factors):

  1. applied thought(vitakka);
  2. sustained thought(vicāra);
  3. rapture(pīti);
  4. happiness(sukha);
  5. one-pointedness(ekaggatā)。

Applied thought 是一种主动的意图,将注意力带到冥想对象上。当注意力指向冥想对象时,为了使之稳定,还需要 sustained thought 来时时检查注意力是否还在那里,并进一步检视(investigate)冥想对象的性质。一个比喻是:applied thought 就像蜜蜂飞向花朵,而 sustained thought 就像蜜蜂围着花朵嗡鸣。

Rapture 是在冥想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的奇妙的、带有喜悦感的感受,并且逐渐变得显著,并逐渐遍布全身。4 相比之下,happiness 则是一种平和的愉悦感。一个比喻是:一个人在沙漠中行走,口渴难耐之时突然看到一片绿洲;当他来到绿洲,看到绿色的森林、清澈的湖水时,他感到 rapture;当他跳入湖中饮水、洗澡时,rapture 更加强烈;当他洗完澡,喝完水,躺在树荫下,说“幸福啊,幸福啊”时,他感到 happiness。

One-pointedness 是一个在所有认知过程中都会出现的潜印象,它帮助我们保持对感知对象的注意。但在日常状态下,这个保持非常短暂。在冥想中,one-pointedness 把注意力保持在冥想对象上。所以,one-pointedness 是 jhāna 的核心,是真正要被强化的潜印象,其它 jhāna 潜印象是工具。

冥想的阶段

从开始冥想到获得 jhāna,会经历三个阶段:

  1. preliminary work
  2. access concentration
  3. absorption

当做好准备进入冥想时,尝试将注意力保持在冥想对象上。如果冥想对象是 kasiṇa,那么一开始需要将目光保持在上面。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即便闭上眼睛,也可以清晰而稳定地“看到”冥想对象。这个内心的影像被称为“learning sign”。当 learning sign 出现时,说明进入了 preliminary work,冥想对象转为 learning sign。5

如果注意力被持续保持在 learning sign 上,jhāna 潜印象会逐渐增强,同时五种障碍逐渐减弱。当五种障碍全部被抑止时,因为没有了干扰,注意力自然地稳定在 learning sign 上。突然增强的专注力极度放大了 learning sign,出现明亮的 learning sign 的副本,就好像从 learning sign 中破壳而出,或者像月亮从云后冒出,它比 learning sign 自身纯净千百倍,被称为 counterpart sign(nimitta)。Counterpart sign 的出现,标示着五种障碍全部被抑止,进入了 access concentration。Access concentration 的巴利文原意是“临近 absorption”。冥想对象转为 counterpart sign。6

由于障碍冥想的潜印象被抑止,随着注意力不断被稳定在 counterpart sign 上,专注力继续增强,滑向一种独特的感知状态,其中除了与冥想有关的感知对象外,什么也感觉不到:听不到其它声音,看不到其它形象,甚至连身体感觉也消失了。这时便进入了 absorption,获得了 jhāna。

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由一系列固定的“思维刹那”所组成。Jhāna 的认知过程与日常认知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感知对象的考察(javana)。在进入 jhāna 时,考察开始于 preliminary work,紧接着 access 将心带到 jhāna 附近(对于熟练者,则直接开始于 access),然后进一步靠近 jhāna,并最终“改变血统”,jhāna 出现,共计五个思维刹那。

一开始 absorption 尚不能稳定,只能持续一刹那。但如果练习者熟练掌握 jhāna,就可以让 absorption 持续任意久,只需要在进入 jhāna 之前决定好时长。

什么叫熟练掌握 jhāna 呢?有五个方面:

  1. 能够在除了 absorption 之外的任何时候,逐一检视出现的 jhāna 潜印象。
  2. 能够快速获得 jhāna。
  3. 能够保持 absorption 任意长时间(时长事先决定好)。
  4. 能够快速从 absorption 中出来。
  5. 能够在从 absorption 出来后,回顾 jhāna 和 jhāna 潜印象。

只有从这全部五个方面熟练掌握了 jhāna,才能进一步获得更高程度的 jhāna。每个程度的 jhāna 都是如此。

完美的专注

在获得(第一)jhāna 时,虽然与冥想无关的感知对象消失了,但仍然有 applied thought 和 sustained thought 这两个活跃的潜印象,它们是一种内在声音或言语(作为 thought)。所以,这时的 absorption 仍然不完美(即冥想对象成为唯一的感知对象)。

所以,从 absorption 出来后,紧接着重复上述过程(即 preliminary work → access concentration → absorption)。但这一次,(第二 jhāna 的)absorption 中将不再有 applied thought 和 sustained thought。仿佛陶醉于冥想对象,注意力自然地稳定在冥想对象上,无需用力(effortless)。

此时,虽然 applied thought 和 sustained thought(因为不再需要而)消失了,但仍然有 rapture 这个活跃的潜印象,会干扰注意力,所以 absorption 仍旧不完美。为此,从 absorption 出来后,紧接着重复上述过程。但这一次,(第三 jhāna 的)absorption 中将不再有 rapture。狂喜的劲头过去了,变成平静的愉悦感。

此时,虽然 rapture 消失了,但仍然有 happiness 这个活跃的潜印象,所以 absorption 仍旧不完美。为此,从 absorption 出来后,紧接着重复上述过程。但这一次,(第四 jhāna 的)absorption 中将不再有 happiness。平静的喜悦被完全中性的平静替代,冥想对象成为唯一的感知对象。

以上就是获得完美 absorption 的全过程。这条路调理清晰:首先需要抑止五种障碍的潜印象,这需要五种 jhāna 潜印象来对治7;这时虽然已经可以进入 absorption,但它尚不完美,冥想对象不是唯一的感知对象,而是包含了活跃的 jhāna 潜印象;反复的练习使得这些活跃的 jhāna 潜印象变得平和,逐一消失(除了 one-pointedness),就好像练习行走的人逐渐丢掉了轮椅和拐杖,absorption 臻于完美,冥想对象成为唯一的感知对象。

非物质的冥想对象

通常以正念呼吸或 10 个 kasiṇa 为冥想对象,这些冥想对象是物质的,所以借此获得的 jhāna 也被称为 material jhāna。冥想对象还可以是非物质的,即思维(thought),借此获得的 jhāna 被称为 immaterial jhāna。

佛教中使用的非物质冥想对象有四种:无边的空间(thinking: “boundless space, boundless space”)、无边空间的意识或无边的意识(thinking: “boundless consciousness”)、空无所有(thinking: “there is not” or “void”)和平静(thinking: “peaceful**)。这四个非物质冥想对象,前一个是后一个的基础,后一个比前一个更加微妙和抽象。在依次练习的过程中,冥想变得越来越精细。当能够以最后一个非物质冥想对象进入 absorption 时,说明练习者已经非常完美地掌握了 jhāna 的全部知识。

冥想对象的转换

相比于物质的冥想对象,非物质的冥想对象更加微妙和抽象(虽然不可否认它们其实非常具体,即只是具体的神经通路的激活),因此无法直接通过非物质冥想对象进入 absorption,而是要先借由物质的冥想对象(正念呼吸或 kasiṇa)进入完美的 absorption(第四 jhāna)。在从 absorption 中出来后,心灵还停留在 absorption 附近,立即以非物质为冥想对象,重复通常的过程(即 preliminary work → access concentration → absorption)进入 absorption。重要的是,这时的 absorption 属于第四 jhāna(即只有平静的感觉和 one-pointedness),只是换了冥想对象。

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术,让我们能够以任何事物为冥想对象,快速进入完美的 absorption。8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练习并获得(第四)jhāna 的根本原因。

精神力量

利用上述技术,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各种类型的意图(intention)上,通过心注一处而获得精神力量(abhiñña)。只需要在从第四 jhāna 的 absorption 出来后,以这些意图为冥想对象,再次进入 absorption。

Jhāna 与《瑜伽经》

在 Patañjali 的《瑜伽经》中,也提到了 samādhi。它与佛教中的 samādhi 有什么关系呢?

在佛教中,samādhi 有至少两层含义。狭义的 samādhi 是一种潜印象,即 one-pointedness。广义的 samādhi 指一种意识状态,其中 one-pointedness 占主导,也就是 jhāna。《瑜伽经》中提到的 samādhi,与佛教中广义的 samādhi 相一致。或者说,《瑜伽经》的 samādhi 就是 jhāna。准确地讲是第四 jhāna,因为只有它真正做到了完美的专注。另外,《瑜伽经》中提到的“抑止的潜印象”(3.9),就是 jhāna 潜印象,因为后者抑止了阻碍专注的潜印象。

因此,在《瑜伽经》第三章中提到的各种精神能力(“samyama on … obtains the knowledge of …”),正是上文提到的 abhiñña。它们都是通过完美的专注而获得的。

Jhāna 与内观

佛陀通常将 jhāna 包含在他的系统训练之中。现代的内观练习(vipassanā)则将 jhāna 排除在外,取而代之的是 momentary concentration。一般认为,momentary concentration 是一种 access concentration,因为它摆脱了五种障碍;但是 momentary concentration 的冥想对象并不唯一,而是随时变化,所以无法借此进入 absorption。

然而,也可以把内观理解为 jhāna,其中冥想对象为“刹那及其次序”,也就是《瑜伽经》中的“分辨智”(《瑜伽经》,3.51)。实际上,正如 Mahāsi Sayādaw 在《Manual of Insight》第五章中所记述的:在内观练习的过程中,练习者首先会强化 applied thought 和 sustained thought,把注意力稳定在察知感知对象的 arising and passing away;接下来他会感到 rapture;随着 rapture 的平息,他获得了关键的 knowledge of arising and passing away;接下来注意力更多地放在 passing away 部分,直到那么一个刹那,其中所有的感知对象都只有 passing away,或者说,注意力被完全集中在 passing away 上。这其实就是 jhāna:knowledge of arising and passing away 就是 access concentration,这时感知对象变得无比显著(并看到光、感到轻盈等等);最后只能感知到 passing away 就是 absorption。

关于心灵状态的思考

从第四 jhāna 的 absorption 出来时,心(或大脑)的状态是怎样的?为什么在这个状态下[转换冥想对象](#_8**,可以直接进入完美的 absorption?

从 absorption 出来时,心稳定于 access concentration 中,虽然能够感觉到其它事物,但心仍被冥想对象约束着,不会自发地趋向于其它事物。因此,当我们使用意志力,将心引向另一个冥想对象时,心仅仅在新旧两个冥想对象之间徘徊。就像一条有很多岔路的小道,心在小道上来回走动,但不会走入任何一条岔路。这是 preliminary work。逐渐地,心脱离旧的冥想对象,更多地倾向于新的,直到再次进入 access concentration 和 absorption。在整个过程中,心都不会自发地趋向于其它事物。这需要以完美的专注为前提(例如在第二 jhāna 中,仍然有 rapture 潜印象,因此心无法仅仅在新旧两个冥想对象之间徘徊,它还会自发地趋向于 rapture)。

参考文献

  1. 本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是 Henepola Gunaratana 的专著《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Jhānas in Theravāda Buddhist Meditation》。作者讲述了有关 jhāna 的方方面面。
  2. 另外还参考了《Practicing the Jhanas》,作者是 Stephen Snyder 和 Tina Rasmussen,他们述了练习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偏重实践。
  3. Patañjali 的《瑜伽经》,参考了黄宝生的译本。
  1. 例如,当我们使用 wind kasiṇa 时,需要寻找能够唤起我们对风的印象的具体事物。例如风吹树叶的景象,或被风吹动的窗帘。把这类具体事物用作 wind kasiṇa,因为它们可以唤起我们大脑中与风有关的神经活动,是风的内在表示。

    再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清晨的太阳(阳光还不够强烈,可以直视)或穿过树叶的光束作为 light kasiṇa,使用无云的天空作为 space kasiṇa。 

  2. 大脑中有很多神经通路(pathway),就像城市中的公路一样,把信息从一个区域准确地传输到另一个指定区域,在那里被处理,紧接着把处理好的信息再一次准确无误地传递到下一个指定区域做处理,以此类推。有些神经通路是先天的,例如被动注意力的调动、视觉对三维的模拟,让我们更高效地认识和探索世界。我们的行为(包括思维)也会产生新的、后天的神经通路,这被称为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或(更一般地)神经可塑性(plasticity)。通过行为,我们可以在大脑中修建公路,让信息更好地传递。例如,练习钢琴可以让音乐在指尖“流淌”(大脑控制手指运动)。行为也导致或好或坏的习气,形成我们的性格。

    神经通路经常被比喻为行为在大脑上留下的的印迹,就像雪地里动物的脚印一样。但因为需要刺激才能被唤起,所以被称为潜在印迹,或简称为潜印象(梵文 saṃskāra)。在《Abhidhamma》中,被称为 mental factor(cetasika)。 

  3. 如果你尝试把注意力长时间稳定在某个感知对象上,就会发现困难重重。有时一个吸引人的想法突然冒出来,有时则是一个令人厌恶的感觉(比如疼痛)。不论是喜爱的还是厌恶的感知对象,都会把注意力抢走,而当你突然觉察到分心时,已经过了不知多久了。长时间专注于单一对象,精神容易变得呆滞;或者心力过剩,仿佛患了多动症,无法保持专注。经过了很久都没有做到专注,容易产生自我怀疑:我真的能够做到吗,或者这个方法真的可行吗? 

  4. Rapture 包括以下过程:首先会感到汗毛竖立,然后是一瞬一瞬的闪电般的感觉,接下来是潮水一般的感觉,紧接着感到身体轻盈,最后是遍布全身的喜悦感。 

  5. 以正念呼吸为冥想对象时,注意力集中在对呼吸状态的觉察上。例如觉察当下是在吸气、呼气,还是处于呼吸中间的停顿,或者呼吸是粗重的还是轻微的。如果在心中可以清晰而稳定的“看到”呼吸的全过程,就说明 learning sign 出现,进入了 preliminary work。

    值得注意的是,冥想对象不能是呼吸时气流冲击鼻尖处的感觉。这是因为呼吸有时会变得非常轻微,以至于鼻尖处什么也感觉不到。但冥想对象需要一直存在,不能消失。 

  6. 以正念呼吸为冥想对象时,counterpart sign 首先作为“脑海中的光亮”出现。但一开始比较微弱,时有时无,无法稳定。此时注意力仍需保持在 learning sign 上。Counterpart sign 逐渐变得明亮、广阔,越发稳定,并最终与 learning sign 合而为一。这时,注意力自然地从 learning sign 转移到 counterpart sign。 

  7. Jhāna 潜印象与障碍的对治关系,文献 [1] 给出的关系如下:

    1. applied thought 对治 sloth/torpor;
    2. sustained thought 对治 doubt;
    3. rapture 对治 ill will;
    4. happiness 对治 restlessness/worry;
    5. one-pointedness 对治 sensual desire。

    但作者既没有给出解释,也没有提供出处。然而,为了抑止每一种障碍,五个 jhāna 潜印象缺一不可:applied thought 和 sustained thought 让心远离障碍;rapture 和 happiness 让心更倾向于冥想对象,one-pointedness 使心留在冥想对象上。因此障碍被抑止。 

  8. 如前所述,以一些事物作为对象进行冥想,并不能获得第四 jhāna。这里所说的“完美的 absorption”,是以该事物作为冥想对象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